10 去估算

闵锐智

请告诉我1平方电线能承受多大电流?

1 回答

10秒估算装修报价

40-70m²
70-110m²
110-150m²
150m²以上
《服务条款》  《隐私政策》

立即计算报价

获取装修底价

稍后将有装修顾问来电为您解读报价

共有1条回答

茉莉花123 有用 1

电线的载流量跟电线的材质、结构、使用温度等多种条件有关。
1平方的标准单股铜芯线在工作温度为30度,连续满负荷工作时能承受的额定电流为12安培。
当然,你给它通上15安培的电流也能承受,但由于过载,铜线的温度会升高,不安全。

土巴兔装修客服

土巴兔官方客服,欢迎随时咨询

 立即咨询

亲,近期在了解装修吗?您是否想改变一下家里的布置,风格,收纳等现象?只需要一个报名申请您就能获得免费设计,赶紧咨询我吧!

相关问题 更多
最新回答
相关文章 更多
专题 6平方铜线带多少千瓦  如何计算电线所能承受的电功率

6平方铜线带多少千瓦 如何计算电线所能承受的电功率

关于电线能够携带的电力信息,不仅需要我们参考具体的材料和型号内容,并且电线的铺设方式也是很关键的因素,只有综合了这些方面的知识综合考虑,才能够正确得出结论。并且,考虑到有些朋友可能不太清楚相关专业术语,因此今天小编主要就是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为大家举例介绍了不同类别的产品所能够携带的功率以及电量信息。一、6平方铜线带多少千瓦具体要看电线的铺设方式了,还有套管的材料是塑料管还是金属管。暗线铺设其安全电流大约在32A左右,最大可以带动7000瓦左右的电器功率,明线铺设安全电流在40A左右,最大可以带动8800W的电器功率。二、6平方铜线,220伏电压能带多大功率电器6平方铜线,220伏电压能带10kw的电器。根据口诀,6平方铜线的安全载流量相当于10平方铝线的安全载流量。10平方铝线的安全载流量为其截面的6倍,即10x6=60A。所以6平方铜线的安全载流量为60A。220伏的单相电要2根线,2根线并排时电流值打8折,即60x80%=48A。48A对应的功率为:P=UI=0.22x48=10kw。如果导线工作环境温度较高,线路较长,功率数还要酌情打折。三、6平米的铜线最大能带多少瓦。6平方铜线的安全载流量估算是50A,穿管使用要打八折,就是40A。知道电流、电压后,就可以计算出可以带的负荷了。P=UIP=220x40=8800(W)最大可以带大约8.8KW的负荷四、10平方的电线能承受多少千瓦电力?10平方的铜线的额定电流是36安培,假如你是家庭用(电压220伏),那么负载最大为36×0.22=7.92千瓦。如果是三相工业用电,那么最大负荷为36×0.22×3=23.76千瓦。五、如何计算电线所能承受的电功率如果已知电线的截面积要如何,要如何计算该电线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功率?或已知所需电功率,如何计算出该使用多少mm2电线.回复:我们可以通过查电工手册,得出电线的最大允许载流量,根据公式功率P=电压U×电流I计算出的功率就是电线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功率。电线所能承受的电功率的计算方法还是比较简单的,对于大家的专业基础知识要求也比较少,只需要我们清楚关于设备的参数内容,并且可以参照具体的公式耐心计算即可。那么上文就是关于这些板块内容的简介了,具体包括“6平方铜线带多少千瓦”之类的问题介绍和专业解答。有意向了解的朋友可以参照实际内容进行计算,并且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求助相关专业人士。

15平方铜线能承受多少千瓦

15平方铜线能承受多少千瓦

如果是有意向大批量采购铜线的朋友,就需要从产品的铜线的横截面积入手分析,因为不同的横截面积对应的电流负载量以及可以承受的最大电压也是不一样,没有根据就盲目选购使用的话可能会导致产品受损,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因此导致无法弥补的损失。那么今天小编举例的15平方铜线、4平方、10平方铜线各自可以携带的最大电压以及计算公式就值得参考。一、15平方铜线能承受多少千瓦15平方的电缆能带30KW的电机(国标没有15平方的电缆,有16平方的电缆)根据IEC出版物287:《电缆的持续额定电流的计算(负荷率100%)》所述方法推导出来的,并使用了IEC出版物502:《额定电压1kV至30kV挤压型固体介质绝缘电力电缆》中规定的量值,采用的电缆电压为1kV以下,导体电阻为IEC出版228:《绝缘电缆的导体》中所列数值。16平方三芯电缆常温下的额定载流量为56A(空气中),30KW电机额定电流约53A左右。所以,16平方的电缆(如:YIV-1-3*16+1*10)能带30KW的电机。二、四平方铜线能带几千瓦4平方的铜电线穿塑料管敷设允许安全载流量是25(A),一般家用电器都使用220伏单相电,根据公式:功率=电压×电流那么220×25=5500(W)4平方的铜电线能带5500瓦的电器。三、10平方铜线带多少千瓦一平方铜芯能承受7A电流。所以10平方铜芯能承受电流如下:10×7=70A220V单相用电器一个千瓦4.55A电流。那么我们就可以用10平方铜芯承受电流除以一平方铜芯所能承受的电流得出10平方铜芯能承受多少千瓦如下:70A÷4.55≈15.4KW。我国的家用电压一般是220V1.5平方毫米的线电流=10A(安);承载功率=电流10A*220V=2200瓦2.5平方毫米的线电流=16A(安)最小值;承载功率=电流16A*220V=3520瓦6平方毫米的线电流=32A(安);承载功率=电流32A*220V=7064瓦。上文所述是关于不同横截面积铜线产品可以携带的最大电压以及计算方式我们举例了常见的15平方铜线、4平方、10平方铜线产品参数,作为对比,给出了它们能够承受的电流,并且考虑到用户实际情况的差异,为了更加方便于举一反三,所以我们还呈现了可行的计算公式、方法、注意事项,有兴趣了解的消费者可以参考这些小技巧入手,收获合适的铜线产品。

10平方线可以带多大负荷  电线可以带多少负荷

10平方线可以带多大负荷 电线可以带多少负荷

电线可以携带的电荷一般都需要用户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比如材料以及型号方面的差异就对于可以携带的电荷信息有着相对而言比较关键的作用。那么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就是相类似板块的内容,包括10平方线可以带的最大负荷,除此之外,考虑到其他情况下的信息,我们还进一步分析了电线可以携带的负荷的内容,比如计算方法以及实际例子等等。一、10平方线可以带多大负荷铜线95A载流量,三相四线能负载40KW(单相负载20KW):铝线70A载流量,三相四线能负载35KW(单相负载15KW)这是理论数据,还有根据线路长度来定。二、电线可以带多少负荷家用的一般是单相的,其最大能成受的功率(Pm)为:以1.5平方毫米为例Pm=电压U×电流I=220伏×22安=4840瓦取安全系数为1.3,那么其长时间工作,允许的功率(P)为:P=Pm÷1.3=4840÷1.3=3723瓦“1.5平方”的铜线。能承受3723瓦的负荷。1.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是22A,220V的情况可以长时间承受3723W的功率,所以24小时承受2000瓦的功率的要求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一般铜导线载流量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是根据所允许的线芯最高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来确定的。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综合上述所说的,现在的电力衰减厉害,加上电力设备的质量中等化,所以安全的电力是每平米6A电力使用每平米7A,安全的电力使用每平米应该为6A,如果您需要计算方式应该是1.5平米×6A=10.5A10.5A×220W=2310W这就是1.5单轴最大输出功率如:1.5mm2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1.5×8A/mm2=12A220V的电压的话就是功率=电压×电流=220×12=2640瓦=2.64千瓦应该根据负载的电流来计算功率的,1.5平方的铜芯电缆最大能承载接近25A电流的,可用于三相动力设备(额定电压380V的2.5KW以下的电机),可用于单相照明等(额定电压220V)设备,每相能承载2.5KW以下的单相设备的。在作为三相电机的接线电缆不太长(10米内)时可载荷2.5KW(10.5A),线段过长相应载荷降低。一般按每平方载流4~6A选取,长线取小值,短线取大值。2根1.5平方铜芯电线穿线管理论上是3平方,实际载荷多少千瓦。在220V电压是2.64千瓦。载流量是不变的,功率随着电压变2.5平方铜芯线的载流量在15-23A,如果是单相电最高可以带5千瓦,三相电最高可以带9千瓦。10平方的铜心线能载荷多少千瓦,如果用在220V,明线布设允许连续负载电流为70A,相当于15.4千瓦;两线布设在一支线管内,允许连续负载电流为60A,相当于13.2千瓦;三线布设在一支线管内,允许连续负载电流55A,相当于12.1千瓦。一般来说,1匹的制冷量大致力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应乘以1.162,故1匹之制冷量应力2000大卡×1.162=2324瓦,这里的瓦(w)即表示制冷量,则1.5匹的应为2000大卡×1.5×1.162=3486(w),以此类推。根据此情况,则大致能判定空调的匹数和制冷量。一般情况下,2200(w)~2600(w)都可称为1匹,4500(w)~5100(w)可称为两匹,3200(w)~3600(w)可称为1.5匹。接1.5匹空调的最大电流为Imax=3600/220=16.4A(BV类铜线)电线的平方电根据导线的圆面积算出来。关于电线可以携带的负荷的计算,需要我们涉及多个方面的信息,不仅仅包括电线产品的材料,还有电线面积方面的内容,并且后期的公式代入板块的计算步骤和操作也十分关键。那么上文为大家介绍的就是这些板块的内容,针对的是从事专业维修处理方面的技术人员,以及希望对此有些许了解以备不时之需的朋友们参考学习,从而能够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打开APP后继续操作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