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去估算

田绍元

建筑退线标准是什么?

3 回答

10秒估算装修报价

40-70m²
70-110m²
110-150m²
150m²以上
《服务条款》  《隐私政策》

立即计算报价

获取装修底价

稍后将有装修顾问来电为您解读报价

共有3条回答

别那么骄傲 有用 1

规定建筑物应距离城市道路或用地红线的程度多层一般不小于退让5m,高层退让不小于10M从建设部门获悉,今后,沿道路两侧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物应当按照规定后退道路红线。按照要求,今后,沿城市快速路的各类建筑,后退距离至少20米;沿城市主、次干路的各类建筑,后退距离至少15米;沿城市支路的各类建筑,后退距离至少10米;沿建制镇主要道路的各类建筑,后退距离至少8米;沿建制镇一般道路的各类建筑,后退距离至少5米;在道路交叉口的建筑,其后退距离还应当满足道路交通安全视距要求

展开全部回答

帝豪装饰 有用 1

建筑退线指建筑控制线与规划地块边界的后退距离,主要包括建筑退用地界线、建筑后退道路红线、建筑后退河道水体蓝线和建筑后退绿线。规划根据地块的位置、道路红线宽度、不同的使用功能,结合消防、防汛、交通安全、街巷空间、景观来确定后退距离,相邻地块建筑控制线与地块边界距离的确定参照国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后退用地红线应按以下规定控制,但不得小于消防间距的控制规定:各类建筑的后退用地红线按表8.4规定的建筑物高度的倍数进行控制,但不得小于最小值。边界外是建筑的除符合表8.5的规定外,同时必须符合建筑间距的有关规定。当住宅的主要朝向为东西向或多层、低层住宅侧面宽度大于12米、高层住宅侧面宽度大于25米时,其各个方向的退让距离均应按主要朝向控制。当住宅侧面有居室窗户时,其退离距离须同时满足消防和视觉卫生要求。当边界线以外现状为永久性建筑时,其退离距离按建筑间距的有关规定执行。当边界线以外为公园、绿地、广场、水面等开敞空间时,其退让距离按3.0米执行。建筑临电力高压走廊时,根据专业技术要求按《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的规定执行。某些毗邻用地的建设项目,考虑沿街景观、土地利用等情况,在满足消防、交通及建筑功能等要求的前提下,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可允许其在界线(用地红线)处接建。医院病房楼、休(疗)养院住宿楼、幼儿园、托儿所等建筑应按专业规范要求增加退让距离。危险品仓库、加油加气站及其他危及四邻安全的建、构筑物的安全防护距离应在其用地范围内预留。

兰寓装饰 有用 1

指建筑控制线与规划地块边界的后退距离,主要包括建筑退用地界线、建筑后退道路红线、建筑后退河道水体蓝线和建筑后退绿线。规划根据地块的位置、道路红线宽度、不同的使用功能,结合消防、防汛、交通安全、街巷空间、景观来确定后退距离,相邻地块建筑控制线与地块边界距离的确定参照国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后退用地红线应按以下规定控制,但不得小于消防间距的控制规定:各类建筑的后退用地红线按表8.4规定的建筑物高度的倍数进行控制,但不得小于最小值。边界外是建筑的除符合表8.5的规定外,同时必须符合建筑间距的有关规定。当住宅的主要朝向为东西向或多层、低层住宅侧面宽度大于12米、高层住宅侧面宽度大于25米时,其各个方向的退让距离均应按主要朝向控制。当住宅侧面有居室窗户时,其退离距离须同时满足消防和视觉卫生要求。当边界线以外现状为永久性建筑时,其退离距离按建筑间距的有关规定执行。当边界线以外为公园、绿地、广场、水面等开敞空间时,其退让距离按3.0米执行。建筑临电力高压走廊时,根据专业技术要求按《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的规定执行。某些毗邻用地的建设项目,考虑沿街景观、土地利用等情况,在满足消防、交通及建筑功能等要求的前提下,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可允许其在界线(用地红线)处接建。医院病房楼、休(疗)养院住宿楼、幼儿园、托儿所等建筑应按专业规范要求增加退让距离。危险品仓库、加油加气站及其他危及四邻安全的建、构筑物的安全防护距离应在其用地范围内预留

土巴兔装修客服

土巴兔官方客服,欢迎随时咨询

 立即咨询

亲,近期在了解装修吗?您是否想改变一下家里的布置,风格,收纳等现象?只需要一个报名申请您就能获得免费设计,赶紧咨询我吧!

相关问题 更多
最新回答
相关文章 更多
专题 建筑节能标准是什么?

建筑节能标准是什么?

节能逐渐成为了时代的口号,走入了人们的生活的当中。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能的习惯,渐渐的人的身边出现了很多的节能型的建筑,一方面这是为了响应节能的口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契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人们日益进步的需求。而随着节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它所遵循的标准也在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完善。(一)建筑节能的标准是什么1、建筑要做到节能首先它要和当地的环境相结合,也就是和气候相适应,这也是考察建筑是否节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使得建筑能够充分的利用良好的自然条件,这是一方面,另一种情况则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做好一定的防护措施,以达到消除或者是消弱环境带来的影响,比如说在上海地区的建筑要做好一定的隔热措施,东北地区的建筑要提高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等,也就是做到建筑的采暖、空调、通风处理,这样的建筑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节能其他的资源,真正做到节能。2、建筑节能的标准也具有一些具体的指标要求,比如说它室内的温度在冬季的时候要达到全天为18摄氏度,夏季达到26摄氏度的效果;而在使用空调的时候做到换气次数1.0次/h;对于使用空调或者是采暖的建筑,它的额定能效比分别是2.3和1.9;而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室内的照明得热要达到每平方米每天0.014kwh,室内其他情况的热平均强度为4.3w/m2等,只有达到这些标准建筑才能够真正的达到节能的目标。3、除了依靠环境进行建造以及具体的节能的标准,真正的节能建筑还要做到的是使用节能的材料,也就是在建造的过程中,采用节能的方式和对环境和资源负担小的材料进行建造。目前来说建筑行业有着比较多的新型的节能型的建筑材料,但是真正投入使用的时候还是要遵循一定的节能标准,这样的节能建筑才算是符合标准的。如今我们身边的建筑越来越多的偏向于节能型的,这些节能型的建筑不仅能够造福于环境以及自然资源,还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然而人们要做的不仅仅是享受节能建筑带来的福利,在实际的生活当中,人们也要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充分的发挥节能建筑的优势。

房屋建筑标准是什么 具体有什么标准

房屋建筑标准是什么 具体有什么标准

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出现了,意味着越来越多人的钱财物质多了,因此他们都想着去享受自己的安静人生了,我们都住在房屋建筑里面,但是你对于房屋建筑标准熟悉吗?其实房屋建筑标准和我买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相信很多朋友对于房屋建筑标准都是不清楚的。接下来,跟着小编的介绍,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那么,房屋建筑标准如何呢?房屋建筑标准一般认为,房屋层高越高,室内高低处温度的温差越大,空气对流越好,人体感觉越舒适,但房屋的保温性、节能性相对较差。那么,国家规定的房屋层高是多少呢?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中心主编的《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指出,居室净高不应低于2.5米;建设部主编的《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中,规定了层高优先尺寸系列宜为2.0~3.0米;《住宅设计规范》规定:普通住宅层高宜为2.80米。卧室、起居室(厅)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10米,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10米,利用坡屋顶内空间做卧室、起居室(厅)时,其1/2面积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10米。之所以把住宅层高控制在2.80米以下,其目的“不仅是控制投资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住宅节地、节能、节材、节约资源”(摘自《住宅设计规范》条文说明)。另外,建设部《关于房屋建筑面积计算与房屋权属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计算建筑面积的房屋,层高(高度)均应在2.20米以上(含2.20米)。因此,购房者在与开发商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时应对房屋层高或净高做出约定,如合同约定“层高”,指的就是图纸上的结构标高(指结构设计图中的所标注的标高),是“净高+楼板厚度”。本案中,高先生在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时,如果看到开发商提供的规划设计图上标明住宅层高是2.80米,开发商在合同中也约定“层高2.8米”,就不能认定开发商存在欺诈。因为经过建设、规划部门审批的图纸,开发商不会随便更改,但施工队在实际施工中可能会有误差,而且,根据房屋的位置、跨度和建材不同,楼板的厚度也不同,再加上表面上水泥灰的厚度,建成后的房屋净高也就不同。所以,如果合同约定的层高2.8米与开发商所提供的规划、设计图的标注一致,而实际测量屋内高度(即净高)不足是正常的。因为层高和净高是两个不同概念,故高先生不能以室内测量的净高来简单判断层高不足。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房屋建筑标准就这么多了,相信大家对房屋建筑标准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实房屋建筑标准我们都应该多多去了解,好好认识房屋建筑标准,这个和我们是有很大的关联的,通过上文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于房屋建筑标准都已经比较熟悉了,以后我们在购买房子的时候就可以多一个参考了。希望我的介绍可以帮助到读者朋友,

什么是建筑红线?建筑红线起什么作用?

什么是建筑红线?建筑红线起什么作用?

很多人都听过“建造红线”这个词。 这绝对是一记耳光。 我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事实上,小编也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 那么现在每个人都会看看小编,这座建筑的红线是什么,它能做些什么。 红线是建筑用地的边界线。 设计在街道建筑位置定义一条建筑线,称为红线,通常称为建筑红线; 它可以和道路红线相互重叠,也可以后退到红线的后面,但这不能超过道路的红线。 建筑物红线外的任何位置都不允许建造任何建筑物。

打开APP后继续操作

立即打开